天台“妈妈车间”:创新灵活就业模式,助力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500元
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城乡差距逐渐缩小,但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,依然存在大量的留守妇女。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却面临着就业难、收入低等问题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浙江省天台县积极探索创新,推出“妈妈车间”灵活就业模式,有效助力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500元。
“妈妈车间”是指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一种灵活就业场所,旨在为留守妇女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。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就业模式的地域限制,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,既能照顾家庭,又能增加收入。
天台县“妈妈车间”的创立,源于对留守妇女生活现状的深入了解。该县妇联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了解到,很多留守妇女因为家庭原因,无法外出打工,但又渴望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。于是,我们决定尝试这种灵活就业模式,让她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。”
“妈妈车间”的运作模式非常简单。首先,由 *** 和企业合作,在农村地区设立车间,提供各类手工艺品、服装、鞋帽等产品的生产加工。然后,组织留守妇女进行培训,掌握相关技能。最后,将加工任务分配给留守妇女,她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,在家中进行生产加工。
为了确保“妈妈车间”的顺利运行,天台县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。一是加强政策扶持,为“妈妈车间”提供场地、设备、技术等方面的支持;二是加强培训,提高留守妇女的技能水平;三是加强宣传,让更多留守妇女了解“妈妈车间”这一就业模式。
“妈妈车间”的推出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据统计,目前天台县已有数千名留守妇女通过“妈妈车间”实现了就业,月均增收3500元。这不仅改善了她们的生活水平,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“妈妈车间”的成功,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:
1. 灵活就业模式: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就业的地域限制,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,既照顾了家庭,又增加了收入。
2. 技能培训:通过培训,提高留守妇女的技能水平,使她们能够胜任各种生产加工任务。
3. 政策扶持: *** 和企业共同参与,为“妈妈车间”提供全方位的支持,确保其顺利运行。
4. 社会参与:通过宣传,让更多社会力量关注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,共同推动“妈妈车间”的发展。
总之,天台县“妈妈车间”灵活就业模式的成功,为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。相信在 *** 、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更多留守妇女将实现就业增收,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。